知識產權是重要的無形資產,在企業價值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根據智力資本商業銀行公司OCEAN TOMO調查顯示,1975年標準普爾500企業的市值組成中,83%是有形資產(工廠、機器、房產等),而到了2015年,企業市值的84%已是由無形資產決定,主要就是知識產權。
專利作為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要意識到專利的重要價值,采取有效方法對專利加以挖掘,同時要對專利加以布局,發揮專利對企業長遠發展的推動作用。針對專利挖掘與布局,企業要注重規劃,發揮聯動作用,提升專利的價值。
一、專利挖掘布局的意義
有效的專利挖掘布局能夠避免研發成果出現專利保護的漏洞,并能夠形成對技術創新進行全面、充分、有效的專利組合。我國大多數企業缺乏主動進行專利挖掘布局的意識,而科學的專利挖掘能夠將專利的保護范圍延伸到所有具有可專利價值的點,并通過合理的布局方式形成具有戰略意義的嚴密的專利網,而且還能夠應對競爭對手核心專利、增加高價值專利資源儲備進而提高企業自身專利風險預警和有效的應對能力。
二、企業如何進行專利挖掘布局
1、專利挖掘的基礎概念
專利挖掘是進行專利布局、構建專利組合的前提。從專利挖掘的全過程來看,專利挖掘實質上是一個大浪淘沙、去蕪存菁的優選過程。這一過程的實施和開展,首要前提是能夠充分獲取可供篩選過濾的大量基礎原材料——各種各樣的技術創意和發明構思。有了數量可觀的技術創意和發明構思,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遴選出具有較高技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技術創新點作為未來申請專利的備選對象。
2、專利布局的基礎概念
專利布局是對專利申請工作的周密規劃和統籌安排,通過對專利申請時間、地域和途徑的選擇、專利保護內容的謀劃等,有策略地部署形成專利組合,是一種有目的、有規劃、有策略的專利戰略行為。
三、企業專利布局的方法
專利布局網絡是一種有規劃、有策略的專利系統化行為。通過專利專利保護網絡的構建工作,可以有效地克服企業專利申請的盲目性和零散性,由被動地“為專利而進行專利申請”轉變為“為企業的發展需求有目標、有規劃地進行專利申請”,并因此而提升企業專利申請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其專利集群的整體價值, 為企業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專利支撐。
企業在構建專利保護網絡之前,需要明確整體目標是什么,是保護自身技術還是對抗競爭對手。因此,專利保護網絡的構建目標可以劃分為保護式布局和對抗式布局。
1、保護式布局
保護式布局一般是圍繞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展開的,其專利一般都和企業自身的技術或產品密切相關。這些專利的主要目標是對企業技術創新成果提供充分的專利保護,確保企業在此創新成果上的技術壟斷和競爭優勢,提高競爭對手規避設計的難度和研發成本。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專利保護網絡構建。對技術工藝的強化保護。
對技術的強化保護
企業最有價值和最有競爭力是核心專利所保護的技術,因此需要對核心技術專利進行強化保護,讓競爭對手無縫可鉆。如圖 5.5-1 所示,首先要對核心技術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再從改進的角度,挖掘核心技術專利的改進專利,并對改進專利進行抽象化或概況化,從而形成由點到面的保護圈。
對技術的擴展保護
對技術強化保護完成后,為了獲得更嚴密的保護,就需要將各種可能的專利布局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為此,需要對技術工藝進行擴展保護,擴展保護的角度很多,例如應用、技術手段的替換、技術問題、規避設計等。
對技術的延續保護
專利保護時期具有一定的期限,對于某些領域,從技術的提出到實現工業化再到產品投向市場,會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為了實現保護式布局的意圖和目標,需要隨著技術創新的產業化和市場化進度,不斷有后續專利申請提出,實現對技術的延續保護。
對技術工藝的迷惑保護
為了避免競爭對手透過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快速的跟進、模仿企業的技術, 在進行保護式專利布局時,可以通過迷惑式布局,有意隱藏企業真正的研發方向或者最佳實施方式,達到迷惑競爭對手,增加競爭對手模仿、抄襲難度的目的。
例如,如圖所示,針對新技術進行專利布局的同時,對不用的技術、變劣技術、次優技術也進行相關的專利布局,讓競爭對手分不清主次,看不到重點。在撰寫專利申請文件的時候,有意將效果差的原料配方作為優選,并對一些關鍵技術點進行隱藏。
2、對抗式布局
保護式布局是對企業自主創新技術的充分保護,但是,往往企業在自身技術創新的同時,競爭對手也在同時進行技術創新或者更早一步做出了技術創新,并申請了專利。這些專利可能影響企業自身的研發方向,甚至面臨侵權風險。為此, 針對競爭對手的專利,需要進行對抗式布局。
包饒式專利布局
組合式專利布局
1)包饒布局
針對競爭對手的核心專利進行外圍專利的申請,從性能改進、技術優化、技術手段替換、其他應用領域等角度進行包繞,防止競爭對手后續改進申請,進而牽制競爭對手,各有籌碼。
2)組合布局
針對競爭對手的研發方向組合對抗式布局,例如針對產品專利,對產品的上游原材料、工藝、生產設備、檢測設備、下游應用等進行布局,防止競爭對手完全縱向布局。
四、專利挖掘布局構建專利保護網絡的整體思路
構建專利保護網絡可以從技術、產品、地域、時間四個方面進行全面布局,這四個方面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技術上要考慮有深度、有廣度,從縱深發展、改進技術、替代技術、關聯技術幾個角度進行專利挖掘和布局;產品上要考慮全方位和有層次,從產品的結構、性能、功能、應用等角度進行專利挖掘和布局;地域上從傳統市場、新興市場、潛在市場的角度考慮全面性和側重性,時間上從技術領域、產品開發、專利申請的角度考慮延續性, 從而形成完整的保護體系。
(1)技術
從技術角度進行專利保護網絡構建的時候,首先要考慮一項技術的深度和廣度,例如,一項技術總是朝著性能改進的方向發展,但是技術的發展總會遇到瓶頸, 隨之這項技術被放棄或者被新技術所取代,或者突破瓶頸進入下一個技術發展期。專利保護網絡是針對技術的廣度和深度,從縱深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僅要挖掘出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還要預測技術瓶頸點,以期待探索出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2)產品
一項技術通常會涉及相應的產品,產品的更新換代與技術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構建專利保護網絡的時候,圍繞技術進行專利挖掘和布局后,還需對相應的產品進行專利挖掘和布局。
從產品的角度進行專利布局時,首先要考慮產品布局的全方位和有層次。產品會涉及產品的微觀結構、宏觀結構、原料組成、成分含量以及產品性能等;設備會涉及到整體結構、零部件結構以及其他輔助結構等;制造會涉及原料、后處理、檢測、中間品等;應用會涉及使用方法、回收利用、應用領域,如采油設備、煤電廠設備、農業、汽車、家電、飲料、焊接、醫療、滅火等領域。
(3)地域
基于專利申請的地域性,企業在申請專利時,不僅要考慮在本國申請,還需考慮在其他國家進行專利申請;但是從成本和效力的角度考慮,企業不可能將所有專利在所有國家進行申請,因此要從全面性和側重性的角度進行專利保護網絡構建。
針對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不同,地域可以分為傳統市場、新興市場、潛在市場;傳統市場是各家企業競爭最為激烈的地方,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專利作為打擊競爭對手的“武器”也會頻頻使用。因此,針對傳統市場需要進行全面性的專利布局,不僅申請核心專利,而且要申請外圍專利,從而形成專利組合,并構建專利保護網。
(4)時間
專利的保護是有具體期限的,并且專利授權所要求的新穎性和創造性也與申請日之前的現有技術有關。從獲得授權的角度,越早申請專利,專利授權的幾率越大,但是會過早公開技術信息,泄露技術研發動向,專利獲得的保護期限也會變短;越晚申請專利,雖然專利獲得的保護期限會變長,但是專利授權的幾率會變小,如果被競爭對手搶先申請,會得不償失。
五、總結
借助專利挖掘的手段,對涉及的技術點(包括原料、工藝、設備、應用等)進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并進行充分的專利挖掘。
利用專利布局的方式,通過規劃設計核心專利、重點專利、外圍專利以及迷惑專利等類型的專利,對相關技術進行全面專利保護,增加競爭對手模仿、抄襲、規避設計的難度,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領先優勢;通過規劃設計包繞式專利和組合式專利,消減競爭對手專利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從而使公司產品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獲得穩固的市場控制力。